“文革”色彩浓厚的人物邮票

1970-01-01 08:00:00
作者:91邮票网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作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为了缅怀这位中国文学史上的巨人,从1951年至1981年的30年间,我国共发行了5套纪念鲁迅先生的邮票,这五套风格各异的邮票,留下了新中国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烙印。其中纪122“纪念我们的文化革命先驱鲁迅”发行于文革初期,该套邮票的名称、图题、画面都带有浓厚的文革色彩,时代特点尤为明显。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所谓的“文艺黑线”被摧毁,大多数作家、艺术家被打倒,大部分文学作品遭批判,被查禁。惟有鲁迅作为文艺界的一面旗帜,永远不倒,他的著作大量出版发行,他的经典言论常被报刊杂志引用。1966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三十周年,当时的“红旗”杂志发表题为“纪念我们的文化革命先驱鲁迅”的社论,号召人们要以鲁迅为榜样,敢于革命,敢于斗争,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同年,邮电部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计划发行一套“鲁迅逝世三十周年”的纪念邮票。

  据“中国邮票史”介绍,当时邮票发行局设计人员,根据“二报一刊”纪念鲁迅文章的精神,设计了3幅图案。第一图是毛泽东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评价的一段话,这是“毛主席语录”首次以单一的文字形式被搬上邮票,票面全文是:“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第二图为鲁迅像,该帧照片1930年9月26日摄于上海;第三图为鲁迅手书《自嘲》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联。

  纪122邮票由刘硕仁和孙明春联合设计,由于受当时的政治气候影响,三枚邮票底色均采用了象征革命的红色。票名并未用“鲁迅逝世三十周年”的字样,而是采用了1966年第14期《红旗》杂志社论的标题“纪念我们的文化革命先驱鲁迅”,突出“文化革命”四个字。图案设计完毕后,先后送鲁迅博物馆、鲁迅夫人许广平审核,后又送中央工交政治部、中宣部审批,直到1966年11月29日才得到正式批准,此时鲁迅逝世三十周年纪念日早已过去。后邮票发行局考虑到该套邮票为纪念邮票,不宜跨年度发行,所以把发行日期定在12月31日。

  该套3枚邮票的面值均为8分,发行量为600万套。此票印刷方式有二种,第一、三图采用了影雕套印,第二图采用了影写版印刷,在印刷过程中,还出现了许多问题。第二图鲁迅像是从画报剪图制版的,印样不清楚,后又从许广平处借来鲁迅照片重新制版印刷,才获得满意的效果。第一图上的文字多达143个字,采用影雕套印,极易出现模糊不清或缺笔断画,尤其是用影写版印上红底色,更不容易贴墨。12月29日,当设计人员发现该印样上文字不清楚时,经雕刻师孔绍惠修改后,仍不理想,后只好重新刻原版。由于发行日是迫在眉捷,第一图要赶在发行日前完成印刷已不可能。经研究,在发行日发行第二、三图,还不如先发行第二图(鲁迅像),待一图印好后,一、三图一起出售。所以在12月31日在邮局只出售了鲁迅像邮票1枚。第一图经过3次重刻原版,直到1967年2月23日才通过,3月下旬才印好,并与第三图同时出售。文章来源:中国集邮报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在国际场合中,一个国家的标志出现得越多,越表明这个国家的地位之重要和荣耀,同样,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国旗出现在外国邮票上越多,越说明这个国家对外影响之深远。据统计,世界上现已有40多个国家发行过有中国国旗的邮票。今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特节选刊出。最早发行有中国国旗邮票的国家是前苏联和蒙古,分别于1950年8月和19
2003人收藏 1970-01-01
   司马温公祠    温公祠主要由茔地、温公祠堂、余庆禅院和涑水书院四部分组成。位于今夏县城西12.5公里,水头镇小晁村北侧一华里的峨嵋岭上,东西长302米,南北宽190米,占地面积近百亩。背依鸣条岗,涑水萦绕,前临故都安邑,方圆平旷疏阔,阡陌交错;北望稷峰,高峻挺拔,南眺中条,瑶台献瑞。每当春秋之际,“花满一川红蕊乱,渠环干倾翠波分
1996人收藏 1970-01-01
   2004年三轮生肖开始发行以来,邮政每年都会发行一枚赠送版,作为对预订户的回馈,至今已经发行到虎,共7个品种。但是邮政从来没有官方公布过任何一种赠送版的发行量。为了收藏和投资赠送版时心中有数,笔者搜集了一些资料,整理并推测出该系列大概的发行量。    首先要从赠送版的赠送办法开始说起。04年黄猴、05年黄鸡,都是随生肖邮票赠送给预
1301人收藏 1970-01-01
   在读一本讲中国电子邮票的书,《中国“自1”邮票》。初读一遍,感到很是过瘾,好久没有看到一本真正做些深入研究的书了。可以用四个字形容读后感:受益匪浅。    对于电子邮票,我完全是门外汉。除了收集有几枚与自己专题相关的国外电子邮票外,几乎没有什么认识。对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北京西站自动化邮局出售的电子邮票,有所耳闻,也偶尔读过几篇文章
1254人收藏 1970-01-01
   集邮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载体。学习制作邮集是提高青少年集邮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在编排邮集时,往往会因为邮票数量种类太少的原因无法编制成功,利用丰富的网络电子邮票编制虚拟邮集,不仅能弥补这一缺憾,还能体现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良好教学效果。现从普通邮集制作练基本功、精选素材让邮票说故事、实践操作体现形式美感三个方面展
1117人收藏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