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汉看“中国“自1”邮票”(电子邮票)

1970-01-01 08:00:00
作者:91邮票网

   在读一本讲中国电子邮票的书,《中国“自1”邮票》。初读一遍,感到很是过瘾,好久没有看到一本真正做些深入研究的书了。可以用四个字形容读后感:受益匪浅。

   对于电子邮票,我完全是门外汉。除了收集有几枚与自己专题相关的国外电子邮票外,几乎没有什么认识。对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北京西站自动化邮局出售的电子邮票,有所耳闻,也偶尔读过几篇文章,但说实话,见到实物都没有几回。可见我等是伪集邮者,只顾了那专题的小天地,也枉居京城,对许多其他有关集邮的大事件和活动,少了热情和参与。

   好在朋友送的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的电子邮票有了初步的认识。读罢,在获知良多的同时,却有多处不明,提将几问出来,请教方家。

   一是身份。读书之前,我一直以为,被称为“自1”的电子邮票是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即使并未在全国或多个地方使用,只当是在北京西站自动化邮局作个实验。读书之后,发觉我之前的以为是错的,该电子邮票只不过是北京邮政为适应科技发展和群众用邮方便所为,并非国家邮政发行,当然也没有关于此电子邮票的发行公告,且至今国家局未有任何文件或说法,承认这个东西是“邮票”。

   对此东西属性的判断,结合万国邮联对邮票的定义,对照其他国家相关发行邮品,以及个人粗陋的邮识,认为还是可算电子邮票的。这也是我在文中称自1为电子邮票的原因。但,在今日之时代,如是“邮票”,发行却不出自国家邮政,甚至未得国家邮政的正式承认,是否可行或可能?难道是“地方邮票”?

   二是重要性。即便该电子邮票的身份尚未得到国家邮政承认,只作为地方邮政自动化实验的产物,窍以为,其还是具有一定重要性的。毕竟其为我国该类自动化邮票的先驱。但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有的邮友把该邮品的重要性说的很高,有些甚至把其与红印花相类比,似乎过了,超过了。

   依愚见,要说重要性,即使该电子邮票被国家邮政承认为邮票,即使不考虑其现代特征,其绝非能与新中国第一套普票相提并论,撑死了也就和童话咕咚开创的小本票系列在一个层次而已。你电子邮票发行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方便用邮嘛,小本票也是;你电子邮票是一种特殊的邮票形式,小本票(咕咚小本除外)也是。

   有的邮友以发行量来说重要性,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不合理的方面。比如,邮友说该自动售票机可打售从0.10元至100元的1000种面值,某些面值的存世不过数枚。这可能是事实。但别忘了,国家邮政发行邮票,每一枚邮票面值的确定,都是考虑邮政意义的。为什么国家邮政发行面值0.08和0.10的邮票,而不发行0.09的邮票,为什么发行面值0.50、0.60和0.80的邮票,而不发行0.70的呢?因为,后者并不具有明显的邮政实际使用意义。这种邮政意义也可从邮资标签出售机的预设面值看得出来,为什么机器预设了0.60至6.40九种面值,就是因为这些邮资具有显著的邮政意义。所以,某些特殊面值的电子邮票,存世量小,即使只有几枚,也纯属人为因素,是专门为追求特殊的邮资面值而(打印)制作,也就自然不应有较高的重要性。

   另外再说几句有关该电子邮票的错变体品。即使其数量小,重要性也不可能与国家邮政发行的其他类的邮票相比肩。因为,邮票从印制、出厂到发行,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若干道检验,流至市场机率非常小。而用邮者从自动售票机上打印电子邮票,产生的某些错误,却未经任何的检验。而且,由于打印邮票是自助行为,不排除误操作产生的打印错误,也不排除人为“制作”的错误。可见,打印电子邮票产生错误更容易些,尤其像字体略有变形等,在传统集邮看来,顶多也就是个趣味品,其重要性也不可能很高。

   三是邮政使用。自动化邮政引入的目的是什么?应该主要是从邮政普及、方便使用者用邮等方面来考虑的吧。为什么国外许多自动邮票售票机设在大街上、车站、码头等地方,还不是为了方便大家用邮。北京邮政将自动化邮局设在北京西客站,我以为目的明确,出发点很好,但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可能由于宣传不到位,或者服务不到位,真正通过自动化邮局的自动售票机,购买电子邮票实际寄发邮件的普通用邮者很少,反倒是集邮者使用、制作的各种实寄封片等,几乎构成了电子邮票邮政使用的全部。这可从书中披露的(包括所附邮集展示的)各种集邮者制作寄发的封片规模看出;而真正非集邮者寄发的实寄封片,却没有几件。

   其实,从邮政意义来说,是集邮者寄出的、还是非集邮者寄出的,应该没有多少差别,因为都要经历邮政传递过程。记录邮政史的邮件,一般也不应管他是谁寄出的、谁收到的。但是,如果只是集邮者的先知先觉,如果只有集邮者的使用,如果寄件人、收件人都集中在少数一些人,却至少说明了邮政自动化普及和方便用邮的目的,没有很好地达成。或许,这也是该自动化售票机仅使用短短的一年半后,就匆匆收场的原因之一。

   四是市场价格。我隐约地听说过电子邮票的市场价格高,但不知高到这样的程度了,读过书才晓得。以电子邮票如此的地位,如此的现代特色,这样的价格无疑太虚高了。一套二十几元预设面值的电子票,要几千元,用蓝色打印的要上万元;一个很普通的实寄封要几百上千元,有的甚至几万元。是这些邮品真值这个价,还是人为炒作的结果?不由得让人想起,上世纪末(大概1997年左右)中国邮市疯潮时的炒作(好像最近又炒起来了)。比如报刊上曾多次披露过的白鳍豚小本票,最初不过十几元,结果被炒家发掘出了个“五拼图”(指内含的小型张花纹)概念,以此为由头,对该小本票持续轮番地进行炒作,单个小本被炒到几百元,又按不同图案的“存世量多少”,把个别的炒到上千元,五个小本票原来能值百八十元的东西,拼起来被炒到了几千元。当时价格是上去了,后来结果如何呢?

   中国人喜欢炒,拿邮票当股票炒,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但炒作有风险,脱离了基本面的人为炒作,就像击鼓传花,最后接棒的人必然会成为冤大头。任何一支股票,没有基本面的支持,最后都会回归价值本身。那么邮票呢?现在的电子邮票,可能由于一些既得利益者的操控,甚至不排除中外联手,被不断炒作推高并在高价位维持着,但如果没有新的收集者进入,这样的价格会持续多久?就是一些操控的人之间倒来倒去,又能支撑多久?可见,电子邮票维持高价的唯一出路,恐怕是要有新的进入者来“接盘”,可是如此高的价格,又有谁愿意去花那么多的钱去投向其位不明、其貌不扬的自1?不过,也说不准,这年头有钱的人多着去了。啥事都背不住呵。

   笔者高度评价上述图书的价值,也不否认,也不能否认自1电子邮票在中国邮政史上的意义。只是提出一些不明之处,向知者请教。再次声明,笔者不懂电子邮票,以上胡言,不针对任何个人。如有冒犯,敬请谅解。来源:争上邮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mulready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在国际场合中,一个国家的标志出现得越多,越表明这个国家的地位之重要和荣耀,同样,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国旗出现在外国邮票上越多,越说明这个国家对外影响之深远。据统计,世界上现已有40多个国家发行过有中国国旗的邮票。今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特节选刊出。最早发行有中国国旗邮票的国家是前苏联和蒙古,分别于1950年8月和19
2003人收藏 1970-01-01
   司马温公祠    温公祠主要由茔地、温公祠堂、余庆禅院和涑水书院四部分组成。位于今夏县城西12.5公里,水头镇小晁村北侧一华里的峨嵋岭上,东西长302米,南北宽190米,占地面积近百亩。背依鸣条岗,涑水萦绕,前临故都安邑,方圆平旷疏阔,阡陌交错;北望稷峰,高峻挺拔,南眺中条,瑶台献瑞。每当春秋之际,“花满一川红蕊乱,渠环干倾翠波分
1996人收藏 1970-01-01
   2004年三轮生肖开始发行以来,邮政每年都会发行一枚赠送版,作为对预订户的回馈,至今已经发行到虎,共7个品种。但是邮政从来没有官方公布过任何一种赠送版的发行量。为了收藏和投资赠送版时心中有数,笔者搜集了一些资料,整理并推测出该系列大概的发行量。    首先要从赠送版的赠送办法开始说起。04年黄猴、05年黄鸡,都是随生肖邮票赠送给预
1301人收藏 1970-01-01
   在读一本讲中国电子邮票的书,《中国“自1”邮票》。初读一遍,感到很是过瘾,好久没有看到一本真正做些深入研究的书了。可以用四个字形容读后感:受益匪浅。    对于电子邮票,我完全是门外汉。除了收集有几枚与自己专题相关的国外电子邮票外,几乎没有什么认识。对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北京西站自动化邮局出售的电子邮票,有所耳闻,也偶尔读过几篇文章
1254人收藏 1970-01-01
   集邮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载体。学习制作邮集是提高青少年集邮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在编排邮集时,往往会因为邮票数量种类太少的原因无法编制成功,利用丰富的网络电子邮票编制虚拟邮集,不仅能弥补这一缺憾,还能体现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良好教学效果。现从普通邮集制作练基本功、精选素材让邮票说故事、实践操作体现形式美感三个方面展
1117人收藏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