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是一项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或者说是文化消费。集邮大军需要发展的对象,应该首先考虑在学的中小学生群体。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得到他们的喜欢,集邮事业才拥有真正的明天。
积极发展中小学生加入集邮大军,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对此,本人有如下几点浅薄的思考和认识,望行家指正。
一、中小学生是源源不断的生力军。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9)》数据,2008年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量为1.53亿人。如果加上高中和大学生的话,规模就更为壮观!如此庞大的数字,对于邮政产业来说是商机,对于文化事业来说是得天独厚的根基所在。因此,号召中小学生集邮,不管对于集邮事业还是对于人才培养都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
而面对具有强烈的针对性的群体,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剖析——邮票与中小学生有什么潜在的联系,或者说邮票能满足中小学生什么样的愿望。另外,我们应当认识到,如果邮票满足了学生的某些愿望,就等同于满足了学生家长的愿望,哪个家长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拉动了这一部分需求,集邮事业蒸蒸日上那是不容置疑的。
二、大力宣传邮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邮票在被现实弱化了邮资功能后,不妨在“国家名片”的美誉上做大做强。这个需要行业有关部门具有足够的智慧和远见。比如,“清明上河图”邮票,它用邮票艺术的手法再现了《清明上河图》这件艺术瑰宝。既展示了《清明上河图》自身的艺术品质,又体现了邮票的设计印制本身的艺术性。对普通民众来说,最直观地去领略《清明上河图》风采的简单方式,莫过于品鉴这版邮票了。如果得以足够的宣传(比如进学校进社区的方式),仅凭《清明上河图》的名气,我相信,很多人都愿意花几十元去感受一下这件艺术瑰宝之魅力。试想,放在中小学生的手上,他们如果产生了兴趣,会获得很多由此而延伸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艺术熏陶。同理,05版的“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邮票(之前文章提过,只可惜印错了一个字),同样可以作为课堂教学教具,以此来强化学生对郑和作为航海家的伟大实践的认识和理解。
从经营市场角度考虑,中小学生消费群体如果成为集邮市场的广泛力量的话,会迅速扩大市场规模。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父母对于子女培养和教育的投入都是尽职尽责的。而这种健康向上的集邮活动,能深得小朋友的喜欢,正是多数父母喜闻乐见的事情,因为这比沉迷网游胜过千倍百倍!
三、强化特定邮票与特定人群具有特殊纪念性质的功能。邮政早已启动的个性化邮票服务,很好地满足了一部分人对于特殊事件的纪念。在一定程度上讲,这是一个狭义的纪念,但这也是最容易被推崇的一种方式。但在推广纪特邮品的传播收藏或者消费时,应该更多地挖掘广义的关联性和纪念性。比如2010年6月28日发行《珠江风韵•广州》特种邮票,可以大力渲染其与广州市民自身的关联性和纪念性。广州人口众多,如果很多人都认识到这套邮票与自己有关的话,这样的需求是非常庞大的。这套邮票本身色彩鲜艳,对比鲜明,给人美仑美奂的感觉。她的诞生与即将开放的“广州塔”及其第83层“空中邮局”和第十六届亚运会相得益彰。仅仅依靠这些挖掘潜能,这套邮票就算有一千万版,那应该都是供不应求的。中国邮政发行的每一套纪特邮票,都具有特殊的特别的意义的,因此,强化这个特殊意义与部分群体的特殊相关性,必然会提高邮票的影响力。
四、需求创造价值。现在很多声音在表达着同样一个信息,那就是1992年以后的邮票没有价值了。当然,否定这个价值的人,都是在强调直接经济价值的人。事实摆在眼前,十多年来,这些邮票的确不太具有强大的升值功能。造成这个现象的核心原因在于,没有充分的需求,或者说,邮票的价值没有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认可和接受。大家可以随机调查一下身边的普通民众,能有几成人知晓中国邮政早已发行了“清明上河图”邮票?没有这样的认知,自然就没有这样的需求。而那些仅仅凭借炒作所产生的财富效应,是昙花一现,得不到持续繁荣的。很多人都归咎于邮票的发行量太大。的确没错,在有限的需求面前,动辄千万的发行量是没发被社会消化的。
而强大的需求一旦拉动,之前发行量最高的也就是一千多万的纪特编年邮票一定会被抢购一空的。价格自然会逐年上涨。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小学生消费人群引起的消费需求,性质上是持续的,方式上可以是渐进的,也可以是爆发式的增长。集邮者通常都不会仅仅满足于获得新发行的邮票的,对美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必然会驱动他们想方设法获得旧邮。长江后浪推前浪,对旧邮的持续需求的社会欲望,很容易导致旧邮一票难求。这就必然推高旧邮的价格,也很好地体现出时间沉淀价值的定律。更何况,学生时代所培养和产生的兴趣爱好,可能会带入他们今后的工作领域。形成爱好后当他们进入工作领域,在商务交流社会交往中,邮票或许就会成为他们的交流话题甚至馈赠礼品。其可供挖掘的空间是何等的巨大?!
上述这些观点,恐难说是独家之见。然,本人自集邮开始,就喜欢阅读有关集邮的心得文章。潜移默化,博采众长,咀嚼一番,成此拙作。作者笔名:悠邮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