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便士邮票与中国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

1970-01-01 08:00:00
作者:91邮票网

   1、世界第一枚邮票的诞生

  前面已经说过,罗兰·希尔曾建议设立“标签”表示“邮资已付”。他的这一建议,促使邮票终于“出世”了。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于1840年5月1日在英国诞生。这枚邮票的图案为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18岁即位时的侧面像,由弗莱德列克·希思雕刻印版,面值1便士,印黑色。亨利·科普尔特选用了皇家造币厂W·惠恩为纪念1838年女王首次访问伦敦城所作奖章上的肖像而设计的。查利·希思和弗莱德列克·希思负责雕刻印模。邮票图案上端中间有“邮资”(Postage)字样,左右两角是交叉十字图形。下端中间是面值“1便士”(onePenny),左右两角是大写英文字母。

  英国原来规定自1840年1月10日开始实行1便士邮资制度。但是到了1月,信封、包封纸以及邮票都未准备就绪。于是临时改用在信封上加盖戳记作为“邮资已付”的证明,一直用到1840年5月6日。

  英国1840年发行的邮票共有两种面值--1便士邮票,黑色,集邮者称其为黑便士邮票;2便士邮票,蓝色。邮票用白纸印刷。为了防止伪造,纸里有小皇冠水印。当时只有英国发行邮票,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为了宣传使用邮票,一大张1便士邮票周围留有空白,印着“每枚售价1便士,每排12枚,售价1先令”;写有“请把邮票粘贴在信封右上方。沾湿背面,注意别除去粘胶”等字样。每一整张售价l英镑。当时没有打孔机,每枚邮票周围没有齿孔,邮局出售单枚邮票时要用剪刀把各枚邮票剪开。

  罗兰·希尔原来认为,大多数寄信人喜欢购用邮局印制的带有邮票的信封(类似现在的“邮简”)和包封纸。而事实上,大家喜欢购用邮票,并且很多人感觉新奇,整张整张地购买。结果邮票供不应求,印刷工人夜以继日地赶印,才满足需要。据统计,从1840年5月6日到1841年1月,共售出黑便士邮票7200万枚。

  英国发行的邮票,面值低廉,使用方便,深受人们欢迎,第一年就重印11次,售出6800万枚。流传至今已140多年的黑便士邮票,虽“出生”最早,但它现在的标价并不很高。因为那时在英国没有使用信封的习惯,通常是把写好的信折叠起来,写上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贴上邮票,背面蜡封后交寄。有些信件因有商业上或其他原因而被保留起来,贴在信上的邮票也跟着保留了下来。

  在黑便士邮票上并没有标注国名,因为那时除英国外还没有一个国家发行邮票。如今英国发行的邮票还是不印国名,而以王冠、国王头像作为国家名称的标志。

  由于罗兰·希尔对邮政事业有重大贡献,1860年他获得爵士称号,1879年又被授予伦敦市名誉市民的称号。同年,罗兰·希尔在伦敦病逝。后人称他为“邮票之父”。

  邮票的出现,大大简化了繁琐的收费手续,所以各国都相继效仿。

  2、中国第一次发行邮票

  邮票是近代邮政的产物,而邮政的历史要比邮票长得多。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周朝就已有邮政机构,那时称为邮或驿,合称邮驿。古代邮驿是官办官用,不收寄老百姓的信件,只传递政府的公文和军报,是不收邮费的,用不着发行邮票。老百姓要寄信,只有靠熟人捎带,非常困难。

  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开始出现了民信局,为民间传递信件。民信局是民办的商业组织。资本大的,在各地设立分局、联号或代理店,形成一定地区的通信网;资本小的,则与其他民信局建立联系,互相接递信件。民信局除捎运信件外,还办理包裹、汇兑等业务。民信局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收费方式也不完全一样(有预收的,也有信件收到时由收件人付费的)。

  清代,由于驿站制度废弛,公文传递迟缓,各省陆续自设了文报局。文报局的工作是:将寄往出使外国钦差的文报,递至上海,交该地外国轮船寄送;进口文报也由上海传送。

  清光绪四年(1878年),清政府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五处海关仿照欧洲办法,试办邮政,收寄公私信件。这也是中国近代由海关试办邮政的开始。当年,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了一套邮票,共3枚。邮票面值(用银两计算)分别为:一分银(黄绿色),三分银(朱红色),五分银(橘黄色)。邮票主图是一条蟠龙。邮票上格列英文“CHINA”(中国),上端两角是“大清”两字。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由于这套邮票的票形比第二次发行的蟠龙邮票稍大,所以集邮界通称中国第一次发行的邮票为“大龙邮票”。

  “大龙邮票”的发行首日,长期没有定论。经过海内外集邮界的多年研究、考证,并与后来挖掘出的海关档案相印证,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大龙邮票”的发行首日为1878年7月24日。

  应该特别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清政府的邮政虽然开办,但仍由外国人把持着。青少年朋友,我们决不能忘记这一段丧权辱国的历史。

  有的青少年朋友一定会问:“邮票”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在“邮票”这个词出现之前,人们又是如果称呼“邮票”这个东西呢?据考证,“邮票“一词是从英文“PostageStamp”译来的,其意思是“邮资凭证”。

  在我国正式公文中,最初称邮票为“图记纸”。1896年,光绪皇帝批准正式开办国家邮政,公布的邮政章程中规定“邮政局须制造信票,以便粘贴信面”。以后在邮局的公文、公告中,也都称为“信票”。因为“信”字不能包括全部邮政业务的内容,所以1899年正式用“邮票”这一名称。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一、加盖背景。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担任邮政总办的法国人帛黎仍把持邮政部门的大权,他们无视革命形势的发展和革命政府的要求,搞起了邮政中立,在邮票上曾先后加盖“临时中立”及再加盖“中华民国临时中立”字样,因为事关中国主权,遭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反对。前者在福州短期出售,后者在汉口、南京、长沙少量出售。1912年2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
1077人收藏 1970-01-01
   邮票打孔机的发明者是英国发明家享利·阿察尔。    19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享利·阿察尔独自来到一家小酒吧间,挑了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买了一点酒,不慌不忙地喝着。    阿察尔为了完成一项新发明,在实验室一连奋战了近20天,发明成功了,人也精疲力尽了。他来酒吧间正是为了换个环境,让紧张的大脑
862人收藏 1970-01-01
   西藏地方邮政——扎康,成立于藏历“水鼠年”(公元1912年)四月十九日。扎康发行的邮票,有称“雪岗”票者,有称“齐吉”票者,名称有点奇怪。国外的邮目更是怪,称之为“2/3T”和“1/2T”,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果不顺带介绍西藏旧时的币制,就很难说清楚。    西藏历史上的大事,莫过于藏王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建立吐蕃王朝。
839人收藏 1970-01-01
   邮票的发明,大大简化了繁琐的邮政费手续,加快了信件传递速度,使邮政收入逐年增加。于是各国纷纷效仿。    法国10世纪末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殖民中家之一,自1849年开始发行邮票,主图大部分是选用希腊神话或罗马神话中的神像,都是著名的雕塑或绘画作品。法国邮票的设计水平和印刷质量一向居于世界前列。比利时王国1849年发行第一批普通邮票,
738人收藏 1970-01-01
   极限明信片的种类   极限明信片按图画性质来分有摄影片和画稿片(卡通片也算画稿片)两种。   按发行渠道来分有官制片和自制片。   按邮展规则来分有规范片和非规范片。   摄影片是用摄影照片作底图印制的明信片,它包括以自然风光、人物、美术作品为题材的照片,一般认为摄影片制作的极限片最符合参展要求,一是反映了“确有其物”的要求,二是摄影片画面清晰,三是明信片不是
730人收藏 1970-01-01